46億年來,地球的形成過程示意圖  與   35億年來,生命的演化過程示意圖

配合龍騰版 基礎地球科學 第一章

圖片來源:牛頓雜誌132期(1994年5月號)

地球演變版權.JPG

 

生物演化版權.JPG 

說明:

第一階段:星塵留下的原生大氣,以氫氦為主,後被旺盛的太陽風掃除。

 

第二階段:受地球重力吸引,加上當時沒有大氣層保護,隕石常常撞擊地球。隕石撞擊後產生的次生大氣(課文稱為原始大氣),以水氣、二氧化碳為主,氧氣稀少。地球非常非常的火燙。

這段過程稱為「釋碳作用」,以水氣、二氧化碳、硫化物、氮為主,同現今火山噴出的現象與氣體含量。

鐵鎳等質重的元素下沉到地球內部,質輕的元素跑到地表。

 

第三階段:撞擊大幅減少、太陽風變弱、地球的地表開始冷卻,岩石圈先出現了,大氣層跟著形成了(臭氧還沒出現)。接著,溫度再下降,水蒸氣也跟著凝結成水出現了。

 

水不斷反覆的凝結、降雨、蒸發,海洋出現。水積聚成海洋,不僅溶解許多元素(尤其是二氧化碳與氯),初等生物得以出現,獲得水的保護以避免紫外線殺死。初等生物進化成低等生物,低等生物(如細菌)演化成藻類(如藍綠藻) ,並不斷進行光合作用,物種(細菌)從討厭氧的,突變演化成製造氧的。氧氣逐漸增加了,經過物競天擇後,厭氧的低等生物只好躲起來了,喜氧的高等生物成為主宰,持續進化。

 

原始大氣成分(水氣、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氯氣)因除碳作用與光合作用而逐漸改變,變成現在的樣子(80% 20%)

 

易溶於水的空氣分子含量減少:二氧化碳、硫化物、氯氣等。

不易溶於水的空氣分子含量不變:氮。

除碳過程:二氧化碳變成碳酸鈣、有機碳,沉積掩埋在海底或地底。

光合作用:藍綠菌行光合作用,消耗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,是為了替自己製造能量,卻也意外製造氧氣。結果,二氧化碳不斷減少,氧氣不斷增加。

 

第四階段:氧氣不斷累積,臭氧接著形成並在大氣層中積聚,形成臭氧層,隔離大部分的紫外線。陽光不再炙烈,不再像是雷射光,反而變的溫柔了,水中生物也因此陸續登陸、演化。

 

TIP】要掌握住:水、二氧化碳、氧氣、臭氧的的變化與形成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gh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